机械-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与策略(一)
本文分析了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的现状,提出了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的模型,并深入论述了回收体系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最后,建议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制定和完善包装和包装废弃物回收法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改进包装废弃物回收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资源 包装废弃物 回收处理体系 包装法规 环境保护和资源公道利用是1项紧急的、艰巨的任务。包装废弃物是1种污染源,但也是1种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已引发世界各国的重视,有关包装废弃物处理的研究会议和研究资料已多不胜数。在我国,由于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包装废弃物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但我国还未建立科学完全的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包装废弃物回收下理法规还有待完善,因此有必要关注和研究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问题。 1、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包装领域是各种材料转化为废弃物率最高的部门。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既有经济目的:使其变废为宝,也有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强拆后可获哪些赔偿。北京每天的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经济和环保价值以下:废纸1500吨强制拆迁的三个标准,若回收再造可产生1200吨好纸,节俭木材6000立方米,少用纯碱360吨,降落造纸的污染排放75%,节电77万度;废玻璃约1500吨,若回收制造玻璃,可节俭石英砂100吨,少用纯碱375吨,节俭长石粉90吨,煤炭150吨,节电60万度。 包装材料中发展最快的纸包装材料,以其再回收利用可获得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特点已成为开发利用的重点。按目前的回收水平计算,全国1年回收纸箱14万吨,可节俭生产同量纸的煤8万吨、电4900万度、木浆和稻草23.8吨、烧碱1.1万吨。 事实表明,用包装废弃物这类再生资源重新加工成材料,可以大大节俭原生资源,降落能量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据统计,当用废铁、废铝罐、废纸等处理再造成钢材、铝材、纸等时,所能节俭能源的比例、空气及污染降落的比例是相当惊人的,如表1所示。 表1 能源节俭比例及空气、水污染降落比例 能源节俭比例% 空气污染降比例% 水污染降落比例% 铁 65 85 75 铝 95⑼7 95 97 纸 70⑺5 74 35由表1可知,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造可以带来不可估计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降落生产本钱,减少污染的同时,还保护了生态平衡。而且,新的回收体系建立或以新的产业产生,会给我们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今,在北京拾荒者有8万多人,有专家预算,如果北京市认真发展垃圾产业,直接经济效益最少在11.2亿元,并可解决10万人的就业问题。 2、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年包装废弃物的数量在1600万吨左右,每年还在以超过105的速度增长,回收情况除啤酒瓶和塑料周转箱好外,其它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率相当低农村拆迁按照房产证面积吗,全部包装产品的回收率还达不到包装产品总产量的20%。由此引发了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废弃物的处置问题和废弃物管理压力的增加及废弃物的环境影响等诸多方面问题。最近几年来,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虽取得较大进步,但整体情势不容乐观。 回收处理存在的问题 (1)我国包装废弃物分类回收工作严重滞后 我国目前几近没有进行过对成市垃圾分类的工作。各种包装废弃物和厨房垃圾混在1起,只有掩埋或燃烧,难以利用其中的有效资源、。我国国有的回收体系已解体,现在虽然有1个自发的民间回收体系,但不具有专业化分拣、处理手段。包装废弃物的分类完全靠手工分拣,达不到准确的分类,使后期的处理难以进行,即便处理也只能获得很原始和粗陋的产品。而且,由于没有专用的分类的废弃物回收箱,废弃物的回收进程不但繁复,而且废弃物普遍被再次污染。例如,我国聚酯(PET)处理加工企业选择进口国外废弃PET瓶,而不采取国内的废弃PET瓶。 (2)我国包装制品的回收渠道混乱 我国过去的垃圾分类传统是靠单1的政府行政行动为依托的回收系统支持着的。最近几年来,由于经济上、观念上的缘由,本来的回收系统和渠道不灵了,以市场为依托的回收系统还没有建立。商业、轻工、街道、民政、供销等部门都有从事回收工作的。其中,纸和玻璃的回收还可以,塑料、金属容器的回收利用差。但是,被回收的部分大都被个体户、闲置人员卖给到处开设的小造纸厂、小铝厂、小塑料造粒厂,利用率很低,浪费资源,浪费能源,粗制滥造,2次污染情况严重。 (3)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有待于加强和完善 从810年代到现在,我国环保、劳动、外贸、商检、保险及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科研生产、运输储存、流通使用等各个有关部门1直致力于包装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这项工作,但仍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律、法规。而且,在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方面的立法比较薄弱,现有法律中对此触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规定产品生产者应当采取易回收、处理、处置或在环境中易消纳的产品包装物,并要求按国家规定回收、再生和利用。但是,在该法的实行进程中最少存在两个问题:(1)该法没有规定“易回收处理、处置或在环境中易消纳的产品包装物”的具体标准,也没有明确按哪项“国家规定”回收、再生和利用;(2)从客观环境来看,该法各项规定得以实行的条件尚不具有,包装废弃物如何回收,如何寄存,如何处理的相应配套机构与设施还很不健全。因此,《防治法》的实行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难度较大。 (4)国家环保机构主要由各级环保部门和城市环境卫生系统组成。 环保“站在墙里”,主要负责生产企业,即污染源的综合处理,开发无污染工艺和技术;环卫“站在墙外”,负责居民生活、商场、医院的垃圾的清运处理。所以,环保和环卫部门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和调和。近几年环卫部门的研究成果表明,环卫系统对构成垃圾的产品结构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但由于管理范围和职能,终究对企业生产的决策不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冲破国家的所有制,调解机构设置,加强环境监测、研究开发、清运等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合作。